您当前位置:中国菏泽网  >  单县  > 正文

芦笋抢“鲜”上市,特色产业促增收

作者: 来源: 牡丹晚报 发表时间: 2025-04-03 09:25

春和景明,万物复苏。

眼下正是大棚芦笋成熟采收期,单县高老家镇大棚有机芦笋陆续抢“鲜”上市,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。

4月1日,高老家镇张庄村芦笋种植基地,一株株青翠鲜嫩的芦笋“破土而出”,笋农正忙着采收、切割、装箱,准备发往全国各地。

张庄村党支部书记石爱珠拿起一把鲜笋,让笔者观其新鲜模样,兴高采烈地说:“今年春季气温高,芦笋长势好,丰收已成定局,总产量会超过3万多斤,产值15万元左右,主要销往北京、上海、广东等各大城市,好东西不愁卖,订单不断,天天涨。”

芦笋享有“蔬菜之王”的美誉,食用、药用价值较高,一年中可多次收割,种植效益高。

为了满足客户健康饮食需求,单县高老家镇芦笋种植基地共种植了7座大棚的有机芦笋,管理期间禁止施用农药,坚持有机肥种植,芦笋的品质和口感深受市场欢迎,不少外地的客商慕名而来现场抢“鲜”。

客商王平义来自北京,与高老家镇的笋农打交道多年。“这里的芦笋,口感爽脆、清甜,无公害,营养高,可以生吃,凉拌、清炒、煲汤更好,深受北京酒店的欢迎。”王平义说。

笔者采访的1个小时中,王平义高价收购了300多斤鲜笋。“抢先就是抢‘鲜’,还要抢先发到市场,明早就能摆上市民的餐桌,抢‘鲜’才能抢出‘好价’。”王平义的合伙人朱明东乐呵呵地说。

高老家镇种植芦笋已有20多年的历史,不仅为村集体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,也给辖区群众提供就业机会、增收平台。

石爱珠介绍,基地每天安排20余名村民,一大早就要进棚采收,然后经过包装、冷链运输,确保新鲜上市。

近年来,单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,积极推广发展芦笋、罗汉参、黄桃、香瓜、蜜桃、黄金梨等新优特色产业发展,通过探索高质高效栽培技术、创建优质示范基地、开展全产业链技术指导等,促进村集体及农民持续增收致富,在乡村产业振兴大道上抢“鲜”争“优”。

通讯员 刘厚珉

责任编辑:
分享到:
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|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:鲁新闻办[2004]20号 |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:37120180017
网站备案号:鲁ICP备09012531号 |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
Copyright© 2004-2012 heze.cn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国菏泽网